“艺术+科技”跨界融合丨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
近日,2025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艺术+科技”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论坛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大连艺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文化科技创意园联合主办,旨在深入探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艺术+科技”如何通过跨学科深度融合、推动艺术高等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
论坛汇聚了教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人物,就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突破学科壁垒、促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等议题进行充分、深入的研讨,并通过“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授牌启动仪式,凝聚各方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长扬科技教育事业部总经理李昊为受邀参加“艺工融铸安全盾:民办艺术院校网络空间新质发展与学科破界之道”圆桌论坛,就促进网络安全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以及如何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有机融入艺术高等教育发展,与各位嘉宾展开深入讨论。圆桌论坛由未来教育跨界研究者、《新职力》《超级AI与未来教育》作者李骏翼主持,同时参加论坛的还有大连艺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杨磊博士、慧科教育集团副总裁李祺、数美科技高级副总裁周秋野。 在当下艺术与科技深度交融的时代,长扬科技深刻认识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相较传统专业人才,跨学科人才更应具备场景化应用能力与立体化知识结构,其思维模式是艺术与工科的融合,如同 “T 型人才” 般既能在专业领域深入钻研,又能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企业对这类人才的诉求,正是期望其能将人文素养赋予工科技术,让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以更生动的方式得以表达与应用。 在网络安全教育领域,交叉学科蓬勃发展,人才缺口巨大。该领域人才的职业特点要求其具备专业网络安全技术能力+行业实践服务的复合能力,而高人文素养的复合人才更具职业优势。结合长扬科技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深耕实践及成熟的多元化产教融合服务体系,公司教育行业负责人李昊为,深刻阐述了网络安全领域对复合型跨界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培养路径。她介绍,长扬科技以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深度结合为原则,构建了涵盖工业安全研究体系以及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供应链培育体系的综合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行业化、实战化和体系化特点。对于人文社科类学校发展网络安全相关专业,可培养 “双师型”教师 ,让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 “旋转门” 式流动,同时从艺术角度切入学习技术,挖掘网络安全在艺术领域的必然需求,以此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若要将其建设为特色学科,需强化这种艺术与技术的跨界融合举措。 在校企联动与产教融合方面,李昊为提出,产教融合应从 “离婚式” 合作迈向 “结婚式” 合作,不仅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要追求产出合作成果。具体分为三步走:首先,邀请院校师生到企业参访,深入了解行业实际应用和需求;其次,实现校企方案融合,根据人才能力结构倒推知识图谱,优化课程体系;最终,促成校企产出融合成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讨论中,嘉宾们一致认为,“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应顺应社会与产业的变化,不仅要聚焦技术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应进一步加强,确保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推动人才社会适应性和实际应用能力,反复跨越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旋转门”。 最后,李昊为代表长扬科技表达了美好期愿:愿每一位致力于 “艺术 + 科技” 的跨界人才都能秉持 “君子不器” 的理念,不受专业与知识的限制,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不“器”己,不“器”人,在跨界创新中绽放光彩,成为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长扬科技愿与各院校携手,共同培育这类跨界精英,为推动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