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伟达公司被约谈说说自主可控
2025年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有美国议员呼吁要求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而据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技术已趋成熟。 为切实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依法约谈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就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所涉“追踪定位”、“远程关闭”等安全风险隐患(或称后门风险)作出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供应链安全刻不容缓 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凭借在算力显卡领域长期积累的绝对优势,英伟达已在全球算力市场形成显著垄断格局。中国各企事业单位在建设算力中心时,也主要依赖其提供的中高端算力显卡芯片。 然而,受制于美国对华高端芯片禁售政策(如H100、H200等型号受限),H20显卡芯片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进口型号。数据显示,仅2024年进口量就高达约100万颗。 此次H20芯片被曝存在“追踪定位”与“远程关闭”等安全漏洞,鉴于其在中国市场的巨大部署规模,其潜在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已远超一般安全事件范畴,威胁程度难以估量。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威胁远不局限于单一产品。当前,我国在光刻机、数控机床、工业设计软件等诸多关键软硬件领域,仍面临国产化程度不足的挑战。这意味着,大量依赖的国外软硬件产品,均存在被植入恶意代码(如木马、后门)的潜在风险。 供应链攻击的现实危害已多次显现。2024年发生的黎巴嫩大规模传呼机与对讲机爆炸事件,便是由遭植入恶意程序的设备引发,以极端方式为全球供应链安全敲响了震耳欲聋的警钟。 由此不难看出,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此类攻击的影响早已超越传统网络安全的边界,其典型路径是通过渗透上游供应商、污染开源组件、篡改固件或硬件等手段,实现对下游海量目标的精准打击。其破坏力与影响力正呈指数级增长,对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及社会正常运转构成了直接、严峻且系统性的威胁。 长扬科技贯彻国家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方针 为应对供应链安全挑战,我国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并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确纳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正稳步推进国产化替代工作,逐步构建基于国产技术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体系。 长扬科技始终贯彻国家自主可控战略要求,以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根基,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融入产品血脉。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时代号召下,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信创安全为底座,以安全协同·AI赋能为战略支撑,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工控网络安全及工业生产安全领域的技术能力,致力于构建成熟稳定的国产化供应链体系,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长扬科技八大产品体系构建智能工业安全大脑 布局供应链,全局国产化 长扬科技在国产化领域布局前瞻,已与麒麟、统信、凝思、方德、飞腾、海光、龙芯、南大通用等国产厂商建立了稳固的生态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全线产品的核心组件,包括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均已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 更重要的是,长扬科技不仅实现了关键组件的国产化,更在整体供应链层面执行严格的国产化标准,产品元器件国产化率已达100%, 从源头上最大限度规避了因供应链引入的安全风险。 坚持自主创新,保障客户使用 在国产化替代进程中,用户普遍关注产品性能与稳定性问题。随着国产化生态的持续完善,当前主流全国产化产品的性能与稳定性已实现显著提升,其成熟度与可靠性已可比肩传统非国产化(如Wintel架构)操作系统产品。 长扬科技研发团队通过深度适配与优化国产CPU、国产网卡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及国产数据库,实现了与自研产品的高效整合,成效显著。其中,经权威机构电科院严格测试,长扬科技防火墙在100%国产化元器件条件下,凭借软硬件深度协同优化,实现了125Gbps的高性能吞吐能力,并在电网实验室的严苛运行环境中持续稳定运行。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科院)测试报告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与新时代的安全需求,长扬科技始终恪守自主可控理念,坚持创新发展,致力于为政府、电力、石油石化、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城市市政、钢铁冶金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交付安全可靠的产品。 长扬深信,保障安全的核心在于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唯有立足自主创新,方能筑牢国家网络安全之基。 当每一行代码源自自主开发,当每一块芯片实现安全可控,这便是长扬科技对大国网络安全命题的坚实回答!长扬科技元器件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