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 | 数字港口时代,长扬科技助力某大型码头企业工控安全建设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港口作为支撑全球供应链运转的关键节点,其网络安全已成为关乎经济命脉的重要议题。2023年11月,澳大利亚顶级港口运营商DP World Australia遭遇网络攻击,四大主要港口运营中断三天,约40%进出口货物受到影响;2025年7月,日本最大贸易枢纽名古屋港遭受LockBit勒索软件攻击,导致货物装卸系统瘫痪,卡车拥堵绵延数公里……这些发生在全球重要物流枢纽的安全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反映出当前港口工控系统在应对新型网络威胁方面存在的现实挑战。

在此背景下,某码头企业作为某港口集团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既是目前唯一实现铁路直达港区的铁海联运平台,也是处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核心基地,其网络安全建设尤为重要。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环境,该码头积极响应集团“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总目标,与长扬科技深度合作,围绕"网络不能断、系统不能停、数据不能泄"的核心要求,共同开展工控系统安全建设,为港口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01 码头网安水平需随业务发展而同步提升 在前期双方联合开展的全面安全检查中发现,该码头当前生产网络中桥吊、龙门吊等关键系统存在多方面安全隐患,如资产数量庞大、网络拓扑不清晰、设备品牌混杂等问题,导致安全基线难以统一,风险管控难度大: 在通信网络风险方面,码头使用的毫米波和5.8G WiFi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偶发环网风暴,导致通信故障,且无线接入缺乏安全防护设备,攻击者可轻易利用这一脆弱点侵入生产网络; 在区域边界风险方面,生产网与信息网TOS系统、大数据系统之间存在数据交互但缺乏有效防护策略,远控操作台与PLC之间未设防护,数字孪生系统通过物联网采集卡将数据直传互联网云端,缺乏加密保护,同时存在未授权接入及工控协议漏洞风险; 在计算环境风险方面,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存在高危漏洞,外设接口管理缺失,终端操作无实时监测,主机层面存在默认密码、未打补丁、远程服务暴露等问题; 在安全管理风险方面,随着设备智能化推进,传统防护手段难以应对APT攻击、勒索病毒等新型威胁,全网资产、安全事件与威胁态势的实时感知能力不足。 随着未来该码头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工控系统与IT网络融合的持续加深,这些隐患将进一步扩大攻击面。一旦发生网络攻击,可能导致设备异常停机、作业指令被篡改等严重后果,不仅影响其正常生产秩序,更将威胁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 02“四层防护”构建工控网安纵深防御体系 针对该码头面临的现实痛点与安全需求,长扬科技参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基本要求》和集团网络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整体解决方案落实"四层防护"关键措施,建立起该码头工控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 作为整体工控网络安全建设的防护重点,在网络与通信安全层面,通过OT与IT网络的逻辑隔离,将工业控制域划分为独立VLAN,实现网络层面的安全域划分: 在核心生产网与信息网之间部署高性能冗余工业网闸,采用物理级数据隔离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双向通信可能带来的渗透风险。 在通信安全方面,采用智能采集器对工业协议(如Modbus、Profinet)进行深度解析并实施白名单控制机制,确保工业通信的合规性。 针对无线通信场景(包括5.8G、Wi-Fi和毫米波),通过在设备上部署导轨式工业防火墙,实现协议过滤和病毒防护双重保障。 边界监测方面采用镜像部署方式,通过工业入侵监测系统和网络威胁检测与响应平台对异常指令和镜像流量进行实时分析,重点防范勒索病毒和APT攻击等实际威胁。 特别在远控设备与PLC之间、生产网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关键节点串接工业防火墙,通过深度解析工业协议和实施精准访问控制策略,有效阻断恶意流量和异常指令,为码头工业控制系统构建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设备与计算安全层面,长扬科技采取了多层次防护措施以确保该码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主机安全方面,部署了工控主机卫士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文件白名单、网络白名单和外设白名单三重防护机制,结合主机数据采集和系统加固功能,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在移动介质管理方面,采用了长扬USB存储介质安全检测平台,这是一套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U盘安全解决方案。该平台通过严格的授权接入机制,对所有接入的USB存储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存储数据进行精确控制和病毒查杀,并具备隔离告警功能。 在实际部署中,长扬USB存储介质安全检测平台与工控主机卫士、工业防勒索系统以及工控安全管理平台实现联动,构建起统一的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管理体系,大幅提升了工业控制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在数据与应用安全防护方面,长扬科技为该码头构建了全方位的保护体系: 通过部署专业的工业数据库审计系统,实现了对工业实时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双重审计能力,这套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记录针对数据库的各种攻击行为、误操作和违规操作,及时发出安全告警;通过完整的操作日志为事故调查和溯源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为应对各类数据丢失风险,专门配置了数据备份一体机,有效防范人为误操作、病毒攻击、系统逻辑错误、硬件故障可能导致的数据损失。 在防范勒索病毒方面,部署了工业级防勒索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维度防护策略:一方面通过系统漏洞修复和漏洞利用阻断双管齐下,另一方面从网络、文件、进程、注册表等多个层面实施内核级全面监控,能够精准拦截异常行为和异常调用,有效阻止包括0day漏洞在内的各类攻击,为该码头关键数据资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在安全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方面,长扬科技为该码头部署了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该平台作为数字港口安全运营的"智慧大脑",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网络中的多源异构数据,结合可视化技术手段,构建起完整的"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体系。平台实现了从传统被动防御向智能化主动管控的转型升级,通过对全网安全态势的持续感知和动态评估,确保了对潜在安全威胁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为港口安全生产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03 树立港口行业数字化转型安全新标杆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长扬科技以《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GA/T 2182-2024)为指引,为该码头创新构建了"合规-防护-运营"三位一体的工控安全防护体系,为港口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安全新标杆。 合规筑基,筑牢安全防线,项目深度契合监管要求,创新性地将GA/T 2182-2024标准与港口作业场景深度融合,通过建立覆盖"网络、设备、数据、管理"的全方位防护体系,不仅满足等保2.0三级要求,更实现了对桥吊、龙门吊等核心生产系统的精准防护,真正做到了"标准落地不走过场,安全防护不留死角"。同时落实集团“坚决防止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总目标的关键举措,能够有效防范勒索软件、APT攻击等威胁,确保“网络不断、系统不停、数据不泄”; 智能防护,护航智慧运营,工控安全加固整体解决方案为该码头生产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实现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的防护,可防范内外部人员攻击、软件后门利用等多种威胁,显著加强该码头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安全防范能力,防止因安全事故造成生产停线,提升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成本; 主动防御,威胁提前感知,长扬科技为该码头创新构建了"全时域、全要素、全链条"的主动防御体系,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结合长扬AI分析师智能体,基于大模型微调,模拟资深安全运营工程师的分析思维,实现告警分析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快速高效地进行告警研判,依据模版生成事件报告,提升企业安全运营。特别针对桥吊、龙门吊等关键设备,创新研发了"设备数字指纹+操作指令白名单"双校验机制,能够精准识别0day攻击和异常控制指令,最终构建起从威胁感知、分析研判到协同处置的闭环防御链条,驱动该码头安全模式从被动应对向智能预判转变,从而显著提升其纵深防御能力和应急响应效率,确保业务持续稳定运行; 示范引领,智护港口未来,该项目以创新科技重塑工控安全格局,成功打造了"智能防护、主动防御"双轮驱动的安全新范式。针对工控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港口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从管理到技术形成全面覆盖,并满足了监管以及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并为港口码头行业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与模式,也为其他智慧港口安全建设树立了标杆。 04 结语 通过该码头的深度实践,长扬科技持续验证并优化工控安全方案在真实、复杂场景下的防护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以一线需求为导向,驱动产品与技术迭代升级,为港口乃至更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智能、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某码头龙门吊系统工控安全防护拓扑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