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实践 | 锻造工控安全主动防御闭环,助力某集团构建虚实融合的“数字体检系统”

2025-08-08 来源:长扬科技


在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电力、能源、交通、制造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工业控制系统如同现代社会的“神经中枢”,是保障国家经济命脉与民生基座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石。然而,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控系统安全事件频发,促使各国将其安全防护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通过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手段等多维度强化防护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关基行业在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能力的过程中,仍存在两大核心痛点:


1. 系统内生安全缺陷:多数现有系统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缺乏规范的安全开发流程,且由于生产稳定性与实时性要求高,难以通过简单的升级改造来修复漏洞;


2. 外挂防护适配风险:虽然部署防火墙、隔离设备、审计系统等专用安全产品(如工控防火墙、白名单主机防护)可以部分弥补系统缺陷,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及其与业务的兼容性,往往缺乏科学的验证手段。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某集团作为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亟需提升攻防研究水平以及技术能力,以筑牢工控安全防护屏障。


为此,该集团计划打造智能化工控安全测试平台(测试床),用以开展工控设备及安全产品的安全性测试:第一,用于分析与评估工控系统上线前或使用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隐患与脆弱性;第二,用于验证与判断工控安全产品的应用有效性及稳定性。


破局之道:虚实融合的“数字体检系统”架构


针对上述需求,长扬科技经过深度调研与客户分析,以“虚实融合”为核心理念,自主研发了工控安全测试平台,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一套覆盖“检测-分析-防御-演练”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安全防护体系。该体系旨在系统性解决客户痛点,实现以下核心能力跃升:


  • 突破传统瓶颈: 打破黑盒测试的局限性,实现对工控系统内部状态的深度可视;


  • 强化协议洞察: 构建对主流及专有工控协议的深度解析与异常检测能力;


  • 扩大防护覆盖面: 显著提升流量深度检测精度与协议层漏洞的发现能力;


  • 驱动智能防御:推动测试工具向自动化、智能化、实战化演进,赋能主动防御策略生成。


最终通过这一体系化方案的实施,为该集团构建起工业控制系统主动检测能力,有效解决工控系统因稳定性要求难以进行深度测试、安全产品适配性验证困难等行业难题。


平台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子平台协同运作,形成强大的安全闭环:


1. 测试监控子平台:智能中枢掌控全局


作为整个测试平台的“神经中枢”,测试监控子平台构建了集集中指挥、全景监控与深度诊断于一体的核心中枢。它通过部署一套主操作控制台和多套协作控制台,实现对仿真环境及各类安全测试工具的集中化、协同化运行控制;依托综合可视化大屏,实时、直观地呈现测试环境全局状态、被监测对象的运行轨迹及威胁行为的攻击态势;同时,平台对测试过程数据进行全量记录与智能分析,精准定位被测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脆弱点,并最终生成量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三大核心引擎切实提升平台精细化管控能力


  • 集群化管理大幅提升操作效率:集群管理模块动态启停及实时监控200余台虚拟机资源,提供CPU/内存利用率可视化视图,大幅提升操作效率(启停效率提升300%);


  • 业务模拟仿真,高度还原运行环境:红蓝对抗模块借助多内核兼容(Windows/Linux/Unix)的虚拟化仿真引擎,高效构建真实攻防场景(场景编排效率提升60%);


  • 强大的多线程并发支撑能力满足严苛要求:云资源调度模块则基于KVM热迁移技术实现物理资源的秒级动态分配与故障恢复(切换时间<1秒),强大支撑200余条产线并发测试的严苛需求;


三位一体的架构设计,确保了测试流程的可视、可控与高效。


image.png

测试监控子平台界面


2. 安全测试工具集:协议级漏洞挖掘“手术刀”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测试工具集以构建全生命周期防护闭环为使命,通过三位一体能力框架实现纵深防御:状态全面监控(动态追踪资产拓扑、安全态势及配置基线),异常智能检测(实时捕获异常通信、非法接入与攻击告警),威胁主动验证(注入端口扫描/OS探测、Fuzzing测试、认证破解等七类攻击向量)。


其能力由三大核心技术支撑:


  • 高精度资产识别基于Nmap深度协议解析引擎,通过会话交互特征精准定位近25万种设备指纹(覆盖西门子S7-1500专属握手协议、施耐德Modicon加密交互),误报率<0.1%;


  • 业务零干扰无损探测采用旁路流量镜像与协议变异技术(如Modbus/TCP功能码动态重构),在零生产干扰下实现92.6%漏洞检出率(较传统扫描提升40%);


  • 智能模糊测试引擎融合遗传算法,日均生成10万+结构化测试用例,驱动IEC104/DNP3等工控协议字段覆盖率提升80%,最终形成“资产可视化→威胁可量化→风险可闭环”的工业安全防护体系。

image.png

安全测试工具集


3. 安全信息库:安全防护的“智慧大脑”


安全信息库作为工控安全领域的战略资源库,核心涵盖四大关键模块:缺陷信息库专注于典型工业控制系统的固有弱点;漏洞库深度整合CVE/CNVD/CNNVD等权威漏洞信息源,精准收录4000余条工控漏洞记录,并提供包含CVE编号、CVSS风险评分及修复方案的完整维度数据;协议特征库内置Modbus、S7、IEC 104等60余类主流工控协议的精细化解析规则,协议识别准确率高达99.97%;测试案例库则沉淀了200余项标准化测试场景,全面覆盖组态篡改、指令伪造等高危攻击路径。该信息库体系为工业控制系统的风险评估与防护加固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image.png

安全信息库


4. 仿真运行环境:虚实融合的“安全沙盒”


仿真运行环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先进的仿真技术构建完整的工业控制系统生态,其架构囊括:模拟底层工艺的高精度虚拟设备(可直连工业控制系统I/O单元,并通过通用组态测试工具进行驱动与管理)、模拟工业控制系统互联对象的虚拟子系统、以及模拟LEVEL3层制造执行系统(MES)交互的虚拟MES(后两者采用纯软件模拟)。该环境由功能强大的仿真接入子平台支撑,其提供硬接线端口直连工业设备及控制系统的上下层通信接口,确保无缝接入。


其在功能上具备三大关键优势:虚拟化仿真支持Windows/Linux/Unix多系统环境快速部署,兼容ISO/QCOW2/VMDK主流程式映像格式;虚实接入能力使硬接线端口直连工业设备时,传感器/执行器行为仿真的延迟严格控制在50毫秒以内;云资源调度机制可自动化扩展物理资源并实现故障切换时间小于1秒,从根本上保障测试过程的持续性。


image.png

仿真运行环境


5. 威胁接入子平台:真实攻击场景“复现工厂”


威胁接入子平台的核心使命,在于在于精准发现工业控制系统在配置及运行全过程中,可能被外部威胁利用的渗透路径或接入点,为主动防御能力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其深度覆盖从边界到内部的各类风险接口,包括边界上的企业管理信息区接口、子系统互联接口、远程维护接口,以及系统内部的交换机通信链路冗余接口、主机/控制器/工程师站的未用通信端口等。


该平台通过三大核心能力赋能安全测试:依托内置15万+漏洞攻击特征库,实现基于PCAP文件的攻击流量精准回放与行为复现;通过智能攻击编排引擎动态生成复杂APT攻击链(含APT29、Dragonfly等高级持续性威胁模式),模拟真实世界攻击手法;借助可视化态势大屏实时映射攻击路径、量化威胁等级与资产风险,显著提升决策响应效率达40%。


image.png

威胁接入子平台


六大技术突破重塑行业标杆


工控安全测试平台整合了测试监控子平台、安全测试工具集、威胁接入子平台、安全信息库、仿真运行环境、仿真接入子平台等子平台,并实现了以下六大类技术融合创新。


1. 虚实融合架构:通过SDN/NFV技术实现物理与虚拟网络动态隔离,攻击流量与生产流量物理隔离,确保测试过程零风险;


2. AI驱动检测: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Fuzzing引擎,可自动生成10万+测试用例,覆盖协议变异、逻辑漏洞等复杂场景;


3. 协议深度解析:多维度特征识别技术(位特征、字节特征、会话特征等)精准解析Modbus/S7等协议,支持10+轮深度交互验证;


4. 无损测试技术:采用正常协议指令模拟攻击,生产系统零宕机,已通过西门子、施耐德等厂商兼容性认证;


5. 自动化攻防:红蓝对抗场景自动生成,漏洞验证效率提升600%;


6. 跨平台兼容:支持麒麟/统信等国产操作系统,适配华为鲲鹏、海光等芯片架构,满足关键基础设施自主可控需求。


客户价值:


在项目的实际部署与应用中,长扬科技工控安全测试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实战能力,为该集团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核心测试难题,取得显著成效:


  • 高效场景构建与演练:利用拖拽式拓扑构建与虚拟化技术,该集团可快速复现复杂工业网络环境,成功将大型攻防演练周期从7天缩短至45分钟,漏洞检测效率提升60倍。


  • 安全无扰的物理测试:通过创新的虚实交换机桥接技术,该集团实现了物理设备与虚拟化测试网络的安全互联,确保测试流量与生产环境严格隔离,解决了在役系统安全验证的隔离难题。


  • 智能化测试效率跃升:平台集成了自动化协议导入、测试数据生成等智能功能,显著简化了该集团的传统测试流程,漏洞检测用例生成效率提升80%,极大提升了其测试工作的效率与覆盖度。


赋能关基行业: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工控“数字体检”体系


长扬工控安全测试平台所构建的新型‘数字体检’体系,为解决困扰电力、能源、交通、制造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的共性安全痛点,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技术路径。其核心价值可深入赋能关基行业安全建设:


  • 保障核心业务连续稳定,实现“安全零打扰”:行业客户能够在完全不中断生产、不影响系统实时性的前提下,对在役工控系统进行深度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和安全产品验证,彻底消除“测试即停产”的恐惧,将安全风险排查融入日常运维。


  • 精准洞察复杂环境风险,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助力行业客户全面、精准地识别工控网络中各类设备、主流与专用协议中潜藏的已知与未知漏洞(包括逻辑漏洞、配置缺陷等),显著提升威胁可见性,使其能够在攻击者利用之前优先处置高风险隐患。


  • 大幅提升安全验证效率,优化资源投入产出:平台将大型攻防演练的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几小时,能够帮助行业客户快速验证安全防护策略和产品(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的有效性及兼容性,极大释放了人力资源,显著降低安全验证的综合成本与时间窗口,让资源投入到更高价值的战略任务中。


  • 构建主动防御与持续验证的能力,提升安全韧性:平台构建的“检测-分析-防御-演练”全生命周期闭环、自动化红蓝对抗引擎及高逼真威胁场景复现能力,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从传统的被动防护模式,转向基于常态化验证和演练的主动防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显著提升其整体安全防护体系的韧性和对抗能力。


  • 满足合规与自主可控要求,夯实安全基座:帮助行业客户系统性地满足国家及行业对工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产品选型验证的合规性要求,并为国产化工控软硬件系统提供权威、可靠的安全性与兼容性验证平台,保障供应链安全,支撑自主可控战略落地。


  • 安全团队实战练兵,提升人才素养:通过打造常态化安全演训场,为行业客户安全团队进行实战化演练、提升威胁检测、响应与处置能力提供理想平台,加速行业安全人才成长与经验沉淀。


未来演进:构建永续进化的“数字生命体”


未来,长扬科技将持续攻关工控安全测试核心技术,通过深度融合大模型智能分析、工业协议深度解析及生产业务系统(如MES)无缝集成能力,打造覆盖风险感知、漏洞挖掘、策略协同、攻防演训的全链条技术支撑闭环,最终为关基行业客户构建覆盖“云-边-端”的全天候自主防御体系。长扬科技将以持续创新的技术与服务能力,为行业客户构筑面向未来威胁、支撑业务永续的安全屏障,护航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ISO20000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信息系统

安全运维服务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