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扬安防盾视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护视频安全,铸安防之盾
视频监控系统已在公共安全领域与工业互联网领域实现了大规模部署应用,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从“平安城市”到“雪亮工程”,从智慧交通到智慧油田、智慧电厂等工业核心场景,全国视频监控网络持续完善拓展,已形成布局严密、规模庞大的有机整体。
与此同时,视频监控技术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快速演进,视频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在云端存储分析已成为主流应用模式。然而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现有系统中大量视频信息仍以明文方式存储和传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视频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的互联互通,使得视频系统一旦被攻破,可能直接成为攻击生产核心的跳板,威胁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加速构建视频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形成了“技术+管理”的双重保障框架: GB35114-2017标准:作为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由公安部牵头制定,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聚焦解决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六大核心安全问题:设备身份认证、信令安全、数据防篡改、用户访问控制、视频内容加密和操作行为审计。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不该进的进不来、不该看的看不懂、不该改的改不了、不是你的拿不走”的安全控制体系。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2025年2月由国务院发布,将于同年4月1日施行。该《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的行政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视频系统的建设规范、使用边界、责任主体和监管机制35。特别强调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严禁在民宿、宿舍、更衣室等隐私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 这两大文件共同构成了我国视频安全领域的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基础,标志着视频监控安全管理从单纯技术防护向综合治理转变的重大进步。GB35114提供了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而《条例》则确立了管理框架和责任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系统应对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安全挑战。 一、视频监控系统的潜在风险分析 视频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多重安全威胁,这些风险不仅影响系统功能,更可能危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乃至工业生产安全。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安全事件和技术漏洞,可将主要风险归纳为以下三类: 1. 设备层物理与接入风险 设备仿冒与私接乱接:缺乏严格设备认证机制的系统容易遭受非授权设备接入,攻击者可通过替换或私接摄像头,将恶意设备接入监控网络。GB35114标准特别指出,这是导致视频源不可信的首要风险。例如,2021年曝光的“15万摄像头遭入侵”事件中,黑客成功入侵了包括知名汽车工厂、医院、警局在内的多个敏感场所监控系统,实时画面被非法外泄。这些事件显示,缺乏设备身份认证的系统如同敞开大门,攻击者可随意获取敏感区域视频。 而当攻击目标从普通公共场所转向电厂、油田、智能制造工厂时,视频系统的失守不再仅仅是画面泄露,更可能成为窥探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策划物理破坏的窗口。 弱口令与默认配置:大量摄像头因使用出厂默认密码或弱口令而暴露于风险中。安全机构扫描发现,超过70%的联网摄像头存在空口令或简单密码问题,成为黑客入侵的主要入口点。 2. 数据层传输与存储风险 视频裸奔与非法获取:当前多数公共视频数据以明文形式传输和存储,被业内称为“视频裸奔”现象。GB35114标准将这一问题列为核心解决对象。在传输链路上,攻击者可通过中间人攻击截取视频流;在存储端,未加密的视频数据一旦被非法访问即导致大规模泄露。对于智慧电厂、油田等场景,视频流中可能包含设备运行状态、仪表读数等敏感信息,明文传输等同于将生产数据“裸奔”于网络。 数据篡改与伪造:缺乏完整性保护的视频可能被恶意篡改或伪造,影响司法证据效力。在交通事故、治安案件等关键场景中,篡改的视频可能误导责任认定,甚至引发司法不公;而在工业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司法取证等关键场景中,失真的视频证据则会导致真相湮没,不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与生产责任纠纷,更可能掩盖真实的安全隐患,使后续整改措施失效,酿成更大灾难。 3. 系统层管理与权限风险 权限滥用与越权访问:合法用户的越权操作是视频泄露的主要途径之一。《条例》特别强调需防范“合法用户对视频资源的非法使用”问题。在实际案例中,曾发生警务人员违规查询并传播涉密监控视频的事件,凸显权限管控的重要性。 社会资源接入失控:随着“平安城市”发展,系统需接入酒店、小区、企业等社会面视频资源,但这些第三方设备的安全水平参差不齐。GB35114标准试点项目显示,社会资源设备的安全漏洞可能成为攻击公安专网的跳板。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风险与潜在影响对照表如下: 二、长扬安防盾视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 面对复杂多元的视频安全挑战,长扬科技基于对相关法规与风险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套集管理、技术、运营于一体的视频安全综合治理框架。安防盾视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遵循“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追溯”的全流程防护理念,旨在为客户打造闭环、可信、可运营的视频安全纵深防御体系。 1. 事前检查: 视频监控安全检查系统是依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等权威标准开展系统设计和开发,本系统结合电力企业环境特点,融入长扬在视频安全领域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安全咨询等服务经验,实现视频安全反恐达标工作中“定级、备案、测评、整改、安全自查和监督检查”的全流程管理,为监管检查、企业自查、以及安全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具备以下功能: 资产智能测绘:设备资产智能识别,设备资产智能分类。 弱口令检查:识别默认口令,简单口令。 漏洞扫描:操作系统漏洞、网络设备漏洞、视频设备漏洞、数据库漏洞等检测。 2. 事中防护: 长扬科技基于GB35114标准防护体系创新研发了安防盾视频安全管理平台与安防盾视频安全网关,采用强制国产密码算法(SM1/SM2/SM3/SM4)构建安全基础,形成自主可控的安全防线。 安防盾视频安全管理平台统一密钥管理与身份认证,确保密码资源的统一分配与安全管控。 安防盾视频安全网关则系统实现了分等级、全流程的视频安全技术体系,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差异化的安全能力: 安防盾视频安全网关系统VSG-400(A级基础安全能力):实现设备认证、用户认证、信令安全等基础防护。该级别确保设备与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解决“不该进的进不来”问题。 安防盾视频安全网关系统VSG-800(C级最高安全能力):进一步集成“视频加解密”,对敏感视频进行端到端加密,确保“不该看的看不懂”。 GB35114标准三级安全能力对比: 长扬科技安防盾视频安全网关系统已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为构筑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公共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事后审计 长扬视频安全审计系统是一款对视频应用访问行为进行完整记录、综合分析、集中审计、预警监测、处置管理、线索跟踪、取证核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安全审计产品。可对视频监控资源的云台操作、调阅查看等行为进行记录,记录涵盖操作终端、操作内容、操作账号、操作时间及是否成功等信息。实时记录网络中的视频访问行为,实时发现入网设备、发现非法访问行为、发现合法用户异常访问行为。对敏感信息泄露、侵犯公民隐私的非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取证、溯源。 三、方案价值 长扬安防盾视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旨在将技术能力转化为客户可感知、可衡量的核心价值,为公共安全体系现代化升级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可信动能。 全面合规,筑牢法律底线 方案严格遵循GB35114等国家标准与《条例》管理要求,并满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视频安全的特定要求,将技术条款转化为落地实践,帮助客户轻松满足国家强制标准与法规监管,规避因合规缺陷导致的法律与运营风险。 提升效能,明晰安全责任 通过集中化、平台化的统一管理,改变以往视频系统“重建设、轻管理”的困境。实现设备、权限、日志的精细化管控,让安全责任可追溯、可审计,显著提升安全运维效率与管理透明度。 保障连续,捍卫核心业务 通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防护体系,有效抵御从设备入侵到数据泄露的各类威胁,确保视频监控系统7x24小时稳定、可靠运行,为核心安防业务与连续不间断的工业生产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捍卫信任,巩固安全根基 从根本上解决“视频裸奔”等乱象,在服务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的同时,严格保护公民隐私与企业核心数据,助力客户构建安全、可信的视频应用环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中国不可或缺的安全基石。 视频安全是数字时代信任的基石。未来,长扬科技将始终秉持技术为本、安全为先的理念,不断强化视频监控网络的可信根基,致力于将安全能力贯穿于公共安全与工业数字化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为保护公民隐私、保障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长扬安防盾视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架构图
视频监控安全检查系统产品及界面展示
分等级、全流程的视频安全技术体系

长扬视频安全审计系统界面展示













